任知宜秀眉微挑,“听公子的口气,好像不太认同我朋友的举动!”
“书生意气,螳臂当车!”景随斟茶自饮,举手投足皆是清贵之姿。
任知宜眸光潋滟,盈盈笑问道:“何以见得?”
“南衙距此处不过三里,你猜监门卫几时会到!”
话音刚落,整齐的踏步声从远处传来。
“南衙监门卫郎将严风在此,不相干之人速速退下。”
百姓惧怕府卫刀兵,人群倏地像潮水一般退了下去,让开一条阔路。
“下来!”严风肃然而立,寒刀出鞘,直指霍思修。
霍思修放下鼓槌,缓缓转身。
不远处的茶楼上,任知宜目睹这一切,眸色晦暗不明,监门卫来得好快!
她看向景随,他还是淡然自若,似乎对一切都漠不关心。
“听闻景公子乃是今科会试榜首!有人告会试科举舞弊,公子不恼怒?”
“呵……”,景随笑若清风,“任姑娘有时间关心景某,不如去帮一下霍公子。”
彼此的身份都已挑明,二人索性都不装了。
任知宜眼睛紧盯着登闻鼓的方向,“景公子可有高见?”
“严风此人行事大胆果敢,且手段阴狠。”
回想起那一夜在客栈里的盘查,任知宜攥紧手掌,手心变得愈加冰凉。
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
她蓦地站起身,甩下一句“多谢景公子提醒”,拔腿走人。
望着她匆忙奔下楼梯的背影,景随敛住唇边笑意,清醇的声音响在身后。
“任姑娘,景某就在这里,等着看你们的结局!”
好狂的口气!
任知宜绷着小脸,脚下如风,朝着登闻鼓奔去。
到达时,监门卫的刀尖正刺在霍思修的脖颈上,红色的血滴冒了出来。
任知宜心胆俱颤,高声喊道:“慢着!”
严风眯着鹰隼般的双眼,将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。
“是你?”
严风阴鹜地笑了笑,“没想到,本将居然也有走眼的时候!”
“还未审讯,大人凭什么当街诛杀擂响登闻鼓之人?”
严风朝着众人朗声道:“南衙卫接到密信,此人乃当年嘉以之乱的叛军余孽,要借着擂响登闻鼓的机会,意图行刺陛下。为保陛下安宁,当杀一儆百。若有差错,南衙卫愿一力承担。”
听了这冠冕堂皇的理由,任知宜差点咬碎一口贝齿。
严风好谋算!只要杀了霍思修,死无对证,一切都将被掩盖。
人群一片安静。
霍思修满眼愤怒,“你们放开我!我要见陛下!”
严风拽起他的衣领,俯身耳语道:“下,辈,子,吧!”
他冷笑一声,背过身去,右手一扬。
日光照在刀刃上,借着反射的光,他瞥见任知宜的唇角微微勾起,释出一丝得意的笑容。
严风手下一顿,回身刹那,瞥见任知宜来不及掩饰的笑容凝结在面上。
他微微迟疑,眸中疑窦丛生。
不过片刻,远处陡然传来破空之声,“噹”地一声,震落掉霍思修颈前的长刀。
宝珠飞身一跳,左右各一脚,将箍着霍思修的监门卫踹翻在地。
紧接着,刘府尹带着大批兆京府卫赶到。
严风猛地惊醒,看向任知宜的目光淬满了毒,“你刚才是故意作戏给我看?”
任知宜拭掉掌心的汗,缓缓道:“大人生性多疑,是优点,也是弊端。”
严风目眦欲裂,“当初 ,就该杀了你。”
“大人何必如此!肖显秀已成弃子,景相知晓今日,恐怕还要庆幸保住了大人。”
严风瞥见刘府尹跑得气喘吁吁的样子,阴笑道:“姑娘诡诈多谋,不过今日就凭他……恐怕是走不了。”
他横刀入鞘,发出咣啷一声,“刘府尹,你敢抢我监门卫的人?”
刘府尹瑟缩了一下,硬着头皮道:“既然是发生在兆京的事,本府自是不能推卸责任。”
“若是本将军今日不让呢?”
刘府尹深吸了一口气,“严大人,太祖、太宗之时,有人敲登闻鼓,都是先由兆京府接手,而后待圣裁。”
“陈年旧事,本将军管不着。今日我就是不让,你待如何?”
“那,那……”,刘府尹咽了咽口水,“本官也不能让!”
“刷刷……”,监门卫兵齐齐拔出刀来。
“刷刷……”,兆京府兵亦齐齐拔出刀来。
僵持了约摸一炷香的时间,众人忽闻快马蹄声,文正门豁地被从内打开。
侍卫未及下马,便高喊道:“陛下有令,宣霍思修入宫觐见。”